2008-08-22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Hall)在1960年代的研究。
他提出一套理論,名叫:proxemics,中文是「人際距離學」。

根據這學說,每個人與外界的邊界其實並不是自己的皮膚,
而是我們每人各自的「氣泡」(bubble)。(網路資料)

大部分的時候我的氣泡是大的,可能是一步的距離甚至是兩步,
一旦有人靠近到這距離,馬上就會使我緊張和敏感,
可能會使我更專注於彼此,也可能相反的我會無法專心於任何事,
除了注意他是否已經和我保持我所謂的安全距離,
所以我不喜歡(陌生)人多的地方,這是眾多原因之一,
身處在人群之中或是在我的視線範圍內有一群人,
我不由自主的留意每個人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的觀注每一個細節,
這應該就是讓我不自在和焦慮的關鍵。
氣泡是一種包覆所有內心的意識的幻想,
我們都是不想被揭露的都會像在櫥窗內騷首弄姿的女郎活生生的被注視!

《以下訊息轉貼: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距離

在倫敦生活時時讓我為難的事情之一,就是斷定怎樣迎親送友。
跟誰親吻,跟誰擁抱,跟誰握手,跟誰點頭,跟誰鞠躬。
這不是個親密程度的問題。我有位從小就非常親近的姨媽現在見面只是笑臉相迎,
從來不摸不碰,有幾個感覺非常親近的朋友也如此。

反過來,有些素不相識而且並不見得有什麼特別好感的人,
頭一次見面就可能跳躍握手階段,直接升格到摟抱乃至親吻。
(省略)
最近卻看到一篇文章介紹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Hall)在1960年代的研究。他提出一套理論,起名叫做proxemics,中文有一個譯法是「人際距離學」。

根據他這種學說,每個人與外界的邊界其實並不是自己的皮膚,而是我們每人各自的「氣泡」(bubble)。所謂氣泡,指的就是我們覺得需要與別人保持的空間距離。如果這個空間被人突破,就會感到不安,自覺或不自覺地後退。

霍爾畫了一個圖,裡外四個圈,區分出四種距離的半徑。

他把1.5英呎(45釐米)以內的距離稱作「親近距離」,從1.5英呎到4英呎(1.2米)之間的叫做「個人距離」,從這裡到12英呎(3.5米)是「社會距離」,再往外直到25英呎(7.5米)是「公共距離」。再遠就出圈了。
(省略)
霍爾的研究是在美國展開的,而他說其他文化裡界定的距離顯然不同。

譬如,拉丁美洲人、意大利人或者地中海沿岸各阿拉伯國家的人感覺舒服的相互距離更近一些,
也就是說「氣泡」小一些,而北歐人之間保持舒適需要的距離則更遠,或曰「氣泡」還要大一些。

用他的理論可以進一步區分出「接觸文化」(touch 或 contact cultures)和
「非接觸文化」(non-touch或 non-contact cultures)。
前者朋友間勾肩搭背,促膝交談,而後者卻迴避這樣做,
但感情的距離並不因此打折扣。

這種觀察同我的經驗完全吻合。但這樣說來,
如果過去二、三十年間英國人見面和告別時正越來越多地效仿地中海諸國的接觸文化,
越來越時興親吻摟抱,是否其他交際中也就會逐漸向「接觸文化」過渡呢?

反過來,這些我年去中國時卻模模糊糊地感到,
中國人與人之間交際時好像需要更大一點的空間才舒服。
不知這只是我接觸到的或留意的人變了,還是的確有這種趨勢?


0 意見: